大疫已过,天气转暖,神州大地沉寂良久的旅游业正呈抬头之势。近日,一直关注吉林市历史文化的贾大为兄和我聊起吉林市的旅游,提及旅游景点时,便向我提供了一张解放前的旧照片。照片印刷于明信片上,前景为民居老树,背景为幽幽远山。从日文标注结合图片内容,可知此景乃是远望吉林省城城北的炮台山色。
贾大为兄特意让我留意一下照片的左下角。在这张照片的左下角泛白处,赫然高耸着一通石碑。其实之前也看过这处景色的其他版本照片,但都没有留意这通石碑有何意义。此刻经贾哥提醒,于是便猜测,这石碑或是解放前吉林城大名鼎鼎的“吉林八景”之一——“德碑夕照”的本尊。
所谓吉林八景,是解放前的文人墨客甄选吉林省城周边自然、人文风光,凝【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练而成带有诗情画意的八个景点。不过,由于这种甄选停留在民间范畴,又因参与评定者的着眼点、艺术修为不同而众口异词,缺少权威人士加以定盘,于是坊间便流传了多个版本的“吉林八景”,最常见的有二:
第一个版本:松江渔舟、白山鹿囿、药庙晚钟、德碑夕照、团山双峙、八卦孤悬、龙潭印月、猴石凌云。分别对应着吉林城的松花江景、小白山养鹿场、北山药王庙、东西团山子、玄天岭避火图、龙潭山水牢、猴石山等八处景观。
第二个版本:龙潭胜迹、鹿苑遗踪、桃源晓日、灵岩晚钟、北山双塔、天坛孤松、玄观吊柱、大江弯弓。分别对应着吉林城的龙潭山古迹群、小白山养鹿场、桃源山、灵岩寺、北山、文庙东侧、真武庙、松花江等八处景观。
另外,在一些史【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志中还记录着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孙毓椿(字介眉,解放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先生在1933年提出的吉林新八景一说:澄阁藏碑(原北山澄江阁东壁中镶嵌的清代大书法家铁保题写的万寿宫碑迹)、斗宫吊柱(即玄观吊柱)、大东龙潭(龙潭山上曾留有乾隆御笔“福佑大东”匾额)、小白鹿苑(小白山养鹿场)、夜桥毂声(东团山下跨江铁路桥)、晓城江气(松花江晨雾)、雀峰插云(朱雀山)、猴石返照(猴石山)。提出此说时,恰逢日伪当局着力将吉林城打造成观光城市“水都”之际,加之孙先生本人的社会影响,因此由他甄选出的八景版本也得到社会上一定程度的认可和传播。
所谓德碑夕照的“德碑”,指【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的是纪念清代名臣德英的石碑。德英,字润堂,姓何图哩氏,隶蒙古正蓝旗,世居吉林城北沙河子。德英早年为笔帖士(文职),咸丰二年从吉林籍名将伊兴额出征,入关与太平天国作战,后又随胜保与捻军作战,积功补为协领。同治年间,先后出任拉林协领,阿勒楚喀副都统,同治四年署理吉林将军。
在当时,由于清廷屡调东北精锐入关作战,关外防守空虚,盗匪四起,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德英极尽所能,四处缉剿,奋力保境安民。尤其是流寇刘果发、周荣率众攻打吉林城时(有资料称是马傻子,应有误),德英积极组织抵御,“能战能守、省会保固,深得旗民之心”(《永吉县志》)。吉林民间甚至对德英在乌拉街阻击战臆造了“关帝显圣助阵”的传闻,有鼻子有眼儿【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地说大战之后,关帝庙里的关老爷神像仍怒目圆睁(传说关老爷只有杀伐之时才瞪眼),赤兔马的塑像更是湿透全身,大汗未消。坊间更有传闻德英将军为“黑虎星转世”,专保吉林城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在德英去世后,清廷考虑其一生戎马,在民间又有“德青天”的官誉,故赐予“庄毅”谥号以荣哀,准在迎恩门外建祠堂(位于临江门外西安路上,八十年代为无线电七厂占用)。
关于在玄天岭(也称炮台山)真武庙一侧为德英所树石碑,因不晓“德碑”的内容,其树立时间和理由尚难确定。目前可见两种说法,其一是德英的墓碑,其二是纪念德英乌拉街痛击盗匪后,百姓树立的驱贼保民功德碑。鉴于立碑处并无德英墓地的记载,加之此处为通往德英故里沙河子的显耀之【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处,故而我觉得“德碑”是彰显恩德的功德碑,可能性更大。不过经吉林市文史专家皮福生先生介绍,明信片中的石碑处在锡家园子,真正八景之一的“德碑”位于山顶玄帝观东侧,1963年皮先生曾临其地,抚其碑。
晚晴时分,夕阳斜照,那石碑兀立山顶,映日余晖,金光熠熠,遂为一处胜景。只可惜机缘不巧,至今未能见到此景的旧照。至于坊间流传德碑夕照为德源石桥附近十二通镌刻捐款人姓名的石碑,或北山脚下功德碑林,理由不是存有纰漏,便是附会牵强,绝不堪负“吉林八景”的名号。
吉林市某旅游景点根据“金兀术打洞通乌拉”传说绘制的画作
时光飞逝,单纯以旧时文人审美情趣定义如今的旅游资源,或已难创魅力、不合时宜,但将独特的地域文化注入旅【云.帆.学.社.】dkxbs .cn 每日持.续更新.可.实操.的副.业.项游资源,使之更具人文特质,则百利无弊。当然,这种文化注入应当虚实结合,切忌急功近利,亦惧信口开河,以免用力过猛而贻笑大方。拿捏尺度大可参照毕加索对艺术的定义,他说:艺术是揭示现实的谎言。我的理解是旅游资源需要天马行空着“加料”,但不要把那些“料”整理得太过严肃,搞得吉林百姓和外地游人分不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文化。像吉林市某旅游景点对“金兀术打洞通乌拉”传说的开发,我觉得就恰到好处。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网友贾大为先生(网名易林学馆)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看吉林市珍贵老照片,请购买吉林文史专家皮福生先生编撰的《吉林近代图志》。
暂无评论内容